臨近春節,各大商場陸續推出了許多智能物聯網設備,并承諾這些智能設備會讓我們的生活更輕松、更簡單、更快樂、舒適。但是大家有沒有考慮這些智能設備背后存在的危險呢?誰也不想在購買一臺智能飲水機的同時,為竊聽者留了一扇門;也不希望安裝一臺安全監控攝像頭的同時,讓不法分子監視家庭的一舉一動,甚至讓全世界監視了你的家庭。
如今智能家居設備已經家喻戶曉,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極大地便利,但是背后也隱藏著不少安全問題,大家需注意以下幾種智能設備:
1. 智能無線“間諜車”
現在很多年輕人是不是都夢想著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間諜工具呢?商家推出的可以使用APP控制的智能無線“間諜車”似乎正是某些用戶夢寐以求的智能玩具車。這個智能玩具車的輪子上安裝了一個網絡攝像頭,可以通過Wi-Fi連接并通過應用程序進行管理。智能玩具車一旦連接到手機,它就會自動聯入Wi-Fi,不需要輸入任何密碼,不法分子只要和智能玩具處于同一個Wi-Fi下,就可以獲取你的隱私、信息等內容。
2. 帶相機功能的智能機器人吸塵器
智能吸塵器是由特定的APP管理,允許用戶控制吸塵器的運動,在清洗時拍攝視頻和拍照,清洗完成后視頻會消失,但照片則存儲在應用程序中。
當用戶通過移動端應用程序對智能吸塵器進行管理時,用戶首先需要經過某種授權,用戶只需要輸入一個很弱的默認密碼就行了。因此,攻擊者只需要連接到吸塵器的接入點(自身或Wi-Fi),輸入默認密碼授權,將自己的手機與吸塵器進行匹配,之后就可以控制該設備了。攻擊者設法獲得超級用戶權限,進而可以訪問吸塵機的相機、控制并獲取它存儲的內容,這樣智能吸塵器變成了監視器。
3. 智能攝像機
安全隱患的存在讓接入網絡的智能攝像頭可以輕易被不法分子控制,隨時可查看圖像和語音信息。攝像頭的安全,會直接關系到自身隱私的安全。網報兒童監視器便被黑客入侵成為了竊視器,不法分子能會通過兒童監視器獲取兒童的一舉一動。個人隱私安全受到極大的威脅。
4. 智能熨斗
智能熨斗有藍牙連接功能,可以通過手機APP實現許多遠程管理任務。手機也可以與智能熨斗進行通信,這些通信的數據也是不加密的,一旦被不法分子入侵,不法分子就會竊取用戶的個人電子郵件地址、用戶名、密碼,以及利用用戶的無知來啟用“安全模式”,這樣用戶就不能正常地打開熨斗,攻擊者進一步勒索贖金。
針對以上智能設備出現的安全漏洞問題,我們要定時檢查設備,以免被不法分子監視監聽。